安徽|北京|重慶|福建|甘肅|貴州|廣東|廣西|海南|河北|河南|湖北|湖南|黑龍江|江蘇|江西|吉林|遼寧|內蒙古|寧夏|青海|山東|山西|陜西|上海|四川|天津|新疆|兵團|云南|浙江
2025年“兩節(jié)”山西省優(yōu)秀劇目展演——上黨梆子《大漢母子》山西大劇院上演
2025年02月21日 17:52
來源:中新網山西

  中新網山西新聞2月21日電 2月20日、21日,作為2025年“兩節(jié)”山西省優(yōu)秀劇目展演劇目之一,上黨梆子《大漢母子》在山西大劇院上演,這也是該劇第二次亮相山西太原。

活動方供圖

  上黨梆子《大漢母子》是中共晉城市委宣傳部重點打造、晉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指導、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精心創(chuàng)排的一部新編歷史故事劇。劇中以呂雉、劉盈母子為故事主線,多側面展現呂后母子在生離死別中的情感交鋒和心理變化,書寫西漢初年逐步強大的國家形象中歷史人物的情感脈絡,嘗試透過歷史事實來探究和展現人物內心的幽微。

  為鑄造精品,該劇由一級編劇李莉創(chuàng)作劇本,一級導演張曼君擔綱執(zhí)導,一級作曲李秀榮及首席琴師姬永紅擔任唱腔設計,一級作曲王嘯冰擔任音樂設計,青年作曲張藝馨擔任唱腔配器,資深舞美設計師修巖、邢辛、閆探峰、王玲、姚鑰、閻飛翔、余琛、王儷伊分別擔任舞美、燈光、音響、服裝、造型、化妝、形體設計,匯集當今戲曲舞臺的頂尖創(chuàng)作水平。由一級演員、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“文華表演獎”、中國戲劇“梅花獎”、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“主角獎”獲得者陳素琴領銜主演。

活動方供圖

  戲曲要傳承發(fā)展,必須堅持守正創(chuàng)新。上黨梆子《大漢母子》首次恢復使用上黨銅器,即上黨平鑼、上黨釵、上黨小鑼,唱腔設計傳統(tǒng)、古典,突出上黨梆子高亢、激越藝術特色,特別是多次響起急促的梆子敲擊聲,貼切、有力地表現人物的幽微、微妙、復雜和豐富。上黨梆子是一個昆、梆、羅、卷、黃五聲腔共存的古老劇種,悠遠而富有表現力,以此演繹漢初故事,能展現兩千余年的歷史滄桑與文化風骨。

  據悉,劇中主要角色由A、B、C三組演員飾演,是通過科學周密的排兵布陣,橫跨“70后”、“80后”、“90后”、“00后”四代演員,通過“演中改、改中演”的舞臺錘煉,每組演員均可擔當主演,真正形成“以人立戲、以戲推人”的上黨梆子新劇目、新隊伍建設機制。領銜主演陳素琴說,在過往的藝術生涯中,她所飾演的角色大多是讓人同情或者敬仰的角色,而呂后這個人物有著亦正亦邪的復雜性。這種豐富和復雜,讓她在飾演過程中,感受到一種突破自己、挑戰(zhàn)自己的感覺。

  2025年“兩節(jié)”山西省優(yōu)秀劇目展演從元旦前至2月底,將持續(xù)2個多月,省、市、縣三級43個骨干院團在全省21個劇場共奉獻90場、48臺劇目。參演劇目主要為獲得國家級各類榮譽、山西省“五個一工程”獎等劇目,包括紅色、現實和傳統(tǒng)題材,涵蓋戲曲、話劇、舞劇、民族歌劇、音樂劇(會)等藝術門類。

  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是晉城市唯一市級上黨梆子藝術院團,始建于1938年。團史積淀深厚,藝術名家輩出,硬件軟件齊全,特別是近年來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實施和新劇目創(chuàng)作經驗,實施“新創(chuàng)劇目開局面、移植劇目闖市場、傳統(tǒng)劇目練隊伍”劇目創(chuàng)作辦法,劇目創(chuàng)作持續(xù)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。上黨梆子現代戲“三部曲”《太行娘親》《沁嶺花開》《申紀蘭》在全省乃至全國唱響唱亮,創(chuàng)作出一部部響應時代、彰顯風貌的戲劇精品,打出一張張響亮的晉城文化名片。(完)

  (亓洋)

【編輯:郭飛穎】
中新圖片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