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(wǎng)山西新聞3月11日電 在巍巍呂梁山下的劉胡蘭故鄉(xiāng)——山西省文水縣,出了一名走向世界的格斗拳手,他的名字叫梁輝,今年27歲。他從2017年從事綜合格斗以來,曾與美國、日本、菲律賓、俄羅斯、巴西等世界級的格斗選手及國內(nèi)的格斗選手比賽共36場,其中勝32場、平1場、負3場,在全國格斗界榮獲盛名。
九歲當武僧 戲言定人生
梁輝出生在文水縣武午村一個普通的農(nóng)民家庭,父母勤勞樸實。梁輝從小是個調(diào)皮的孩子,9歲那年,父親梁開林對梁輝說:“你要是再調(diào)皮,就把你送到少林寺當和尚。”讓父親沒想到的是,正是這一句戲言,從此改變了小梁輝的人生。
在梁輝的眼里,去少林寺當和尚就意味著能夠修煉武功,飛檐走壁,成為一代行俠仗義的武林高僧。因此,9歲的梁輝便開始不停要求父親送自己去習武。經(jīng)不住小梁輝的苦苦央求,父親梁開林只好將9歲的小梁輝送到離家鄉(xiāng)千里外的少林寺一所武術學校學習。
堅強源于意志 動力源于支持
十年磨礪終成鋼。2014年,梁輝加入了北京東方榮譽國際搏擊俱樂部。
這是記者采訪梁輝的對話:“拳擊這么苦,這么難,你是怎么挺過來的?你的堅強和動力源于什么?”
“我的意志以及家人的支持、俱樂部里哥哥姐姐的支持,甚至是我不認識的人給我的鼓勵,支撐著我一路走到今天,也會支持著我一路走下去!
“你家人不會擔心你嗎?”
“我爸支持我,但我媽擔心我,她覺得我練這個非常危險,擔心我受傷。所以我只能不斷讓自己變強,在比賽中盡快去終結對手,不讓自己受傷。這也是我要求自己不斷變強的原因之一!
英雄出少年 苦練出硬功
梁輝看著送他習武遠去的父親,幼小的心靈深深感到了孤獨、無助和對家的思念,并因想家落下了眼淚。但性格要強的梁輝恒心不減,因為那個時候的他已經(jīng)懂得,自己選的路,咬著牙也要走下去。
梁輝學習武術一段時間后,摔跤小有成就,他受自己興趣愛好的指引,開始轉(zhuǎn)型綜合格斗。本以為在摔跤項目上占據(jù)優(yōu)勢的他,沒有想到第一節(jié)訓練課上,他就被實戰(zhàn)隊友一個輕描淡寫蹬腿踢中胸口,劇烈的疼痛讓他倒地不起。
“習武就這么難嗎?”梁輝第一次開始質(zhì)疑自己的選擇。但痛定之后,他還是咬著牙堅持練功?嗑毩巳齻月,他才慢慢找到習武的感覺。
大戰(zhàn)日本選手 首勝昆侖決賽
說起梁輝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比賽,他顯得十分自豪。
其實體育是現(xiàn)代戰(zhàn)爭的文明形式,似乎對于任何一個中國運動員來說,中國與日本的較量格斗都被稱為“不需要戰(zhàn)前動員的戰(zhàn)斗”,對于梁輝來說也是這樣。
在2017年面對首勝日本選手的一場比賽中,梁輝對自己的發(fā)揮非常滿意,“那場比賽我很放得開,也打得很漂亮。因為牢記著日本人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罪行,比賽中,我心中始終有一股火焰在燃燒。”
身材懸殊 以弱勝強
2018年1月份,梁輝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馬卡薩得比賽。賽前兩人的資料顯示,在相同體重57公斤下,梁輝身高僅1.65米,而對手馬卡薩得卻是1.77米的身高,臂展更是比梁輝長了28厘米。面對對方身高臂長的優(yōu)勢,梁輝采取主動貼身近打的技能戰(zhàn)術。
沒想到第一局開始不久,馬卡薩得就主動抱摔,這出乎意料的舉動打破了梁輝賽前的技戰(zhàn)術安排。接下來,對方用長腿不斷控制距離,企圖制服梁輝。梁輝并不發(fā)怵,他不斷阻止對方意圖,直到一回合結束。隨后的回合里,梁輝采取主動出擊抱摔馬卡薩得,一直打地面戰(zhàn)術,用地面控制對方,直到打滿三個回合,梁輝以點數(shù)贏得了勝利。
帶傷拼搏 頑強不屈
在一次和俄羅斯選手蘇萊曼諾夫比賽時,面對技術全面的對手,梁輝靠著自己扎實的基本功,用連續(xù)的重擊,遏制了對手的攻勢。但是不巧的是,梁輝一記兇狠的擺拳不巧打在對方迎來的腦袋上,造成自己右手大拇指骨折。疼痛難忍,但梁輝并沒有放棄比賽,他帶傷再戰(zhàn),硬是靠著堅強的意志和過人的體能與其抗爭到底。
尤其是第三回合,在雙方體能都嚴重下降的時刻,梁輝突破極限,幾次掄擺拳打得蘇萊曼諾夫搖搖欲墜,最終梁輝打滿三個回合,以點數(shù)擊敗蘇萊曼諾夫。
收獲鮮花 報效家鄉(xiāng)
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。從小在劉胡蘭家鄉(xiāng)長大的梁輝,用他英勇頑強的毅力和高超的武功,打出了國門,走向了世界,為國爭了光,為呂梁人民爭了光,他先后被評為國家一級MMA綜合格斗教練員、裁判員,國家一級自由搏擊教練員、裁判員,國家二級運動員,先后榮獲山西省運動會自由式摔跤冠軍、河南省中國式摔跤冠軍、河南省自由式摔跤冠軍,2018年至2020年任中國民航空警總隊十二支隊執(zhí)教教練等。
去年,梁輝為助力家鄉(xiāng)體育武術格斗人才的培養(yǎng),在文水縣城創(chuàng)辦了GW綜合格斗學校,學員已有100多人。(完)
(梁振明)